BLOG

專欄文章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五件事不踩雷,公司法律顧問費用?

木製律師桌牌

企業主在聘請常年法律顧問時,面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律師事務所,究竟該如何挑選?是挑越知名的越好?還是挑越資深的越好?還是只要收費符合預算就好?公司法律顧問費用行情是多少? 以下這篇文章,將介紹挑選常年法律顧問重點及收費標準,幫助企業主找到適合公司法律顧問。

延伸閱讀:《新手必知》常年法律顧問是什麼?何時該聘法律顧問公司?


一、聘請公司法律顧問前要確認的五件事

企業找法律顧問前,可以多做一些功課,在面對坊間各種類型的事務所及律師時,才能篩選出適合公司的法律顧問。

以下幫大家整理5件聘請公司法律顧問前要確認的事:

  • 法律顧問能提供的服務範圍?
  • 所處產業的法律遵循複雜程度?
  • 所處產業是否常遇到訴訟紛爭?
  • 企業是否備有法務人員?
  • 年度法務預算範圍?

(一)法律顧問提供的服務範圍?

許多企業主開始找 法律顧問 ,可能因為正發生糾紛,也可能因為有大量契約審閱需求,但也可能單純覺得自己應該需要。因此,先了解 法律顧問 究竟提供了什麼服務,將有助於自我評估需求、方便後續洽談顧問內容,也有利於篩選出適合自己的法律顧問。

一般來講,法律顧問能提供的法律服務,可能包括:

  1. 法律諮詢與風險評估
    進行各種大大小小的決策前,都可以請法律顧問提供法律意見,以法律觀點,來評估各種決策的法律風險。其包括:風險成就條件、發生風險機率、可能遭收到的財產上及非財產上損害、可行的對策等。
  2. 法律文件審閱、修改、撰擬等
    公司經營過程總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法律文件,大的包括:契約、管理規範、政府公文等,小的包括:承諾書、同意書、收據等。這些法律文件都可以委請法律顧問先行審閱,再依照需求及人力資源分配,決定修改方向、範圍、修改人員等,甚至考慮重新撰擬一份文件範本,以利將來遇到相同或相類事務之應對需要。
  3. 寄發律師函、存證信函等行使或保全權利之行為
    面對各種商業爭議事件,為了滿足各種法律實體或程序上要求(例如:催告、通知、中斷時效等),適時委請法律顧問以律師身分寄發律師函、存證信函,都是訴訟前的必要之行使或保全權利之行為。
  4. 出席董事會、股東會等各式會議
    為了提高決策效率,也可以委請法律顧問出席董事會、股東會等各式會議,讓法律顧問參與決策討論,並在第一時間提供寶貴的法律意見,即時導正錯誤觀念,大大降低決策團隊的溝通成本。
  5. 各類申請、登記代辦
    有的法律顧問團隊也提供各類申請、登記的代辦服務,舉凡公司設立、變更章程、商標申請、土地移轉、國外投(增)資申請、外籍人士來台工作許可證、居留簽證等,都可以委請法律顧問代辦。
  6. 盡職調查
    對於一些重大交易案件,譬如:企業併購、簽訂經銷或代理契約等,在交易決策前,實有必要先了解交易相對人的背景、產業趨勢、上下游關係、財務及信用狀況、組織及勞資關係等,這時候也可以委請法律顧問提供盡職調查服務。
  7. 法律意見書
    除了特定決策(譬如:公開發行、公開收購等),因特定法規要求而有委請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之必要外,對於具有高度風險及高獲利機會的決策(譬如:涉及證券交易法、銀行法、公平交易法等),也可事先委請法律顧問出具法律意見書,以避免錯誤決策而遭遇無法承擔的法律風險。

(二)所處產業的法律遵循複雜程度?

一般來講,牽涉人數(譬如:消費者保護、個人資料保護、人力仲介產業)、涉案金額高的產業(譬如:金融業、保險業),或涉及民眾身體健康的產業(譬如:醫療、藥品、食品、化粧品等產業),其營運活動所涉及的法規管制相對嚴格,企業所要面對的法律遵循相對複雜,而有聘請法律顧問之需要。

但即便是單價相對低的零售、餐飲業,如採取相對複雜的商業模式(譬如:加盟、傳直銷等),或採取較積極、甚至激進的商業競爭行為(譬如:抄襲、模仿、搶註商標等),也會讓企業所處法律遵循環境益趨複雜,而有聘請法律顧問之需求。

(三)所處產業是否常遇到訴訟紛爭?

有些產業關於營運活動的法規密度較低,法律遵循相對簡單,但因為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既有陋習文化難改成果好壞易流於主觀判斷外包廠商組成複雜等因素,導致違約風險居高不下,時有訴訟糾紛時,就有聘請法律顧問做好訴訟前準備之需要(譬如:建築工程產業、軟體設計業、網站架設業等)。

以建築工程產業為例,雖然法規就專業人員的資格、工程技術層面採取高密度的規範方式,但就參與人員的實際營運層面,卻採取相對低度的管制模式,加上所涉及的工程款項龐大、證據保全不易等特性,導致廠商與廠商間時常有履約爭議。此時,若有聘請法律顧問,遇到履約爭議時,較能有條不紊的處理問題,而不至於手忙腳亂。

(四)企業是否備有法務人員?

對於組織規模較大的事業,在預算相對充裕的情況下,也會考慮常備法務人力資源,聘請專職法務人員,平時負責審閱各類法律文件、提供法律意見,遇到爭議案件,也負責擔任聯絡窗口,與外部訴訟律師進行討論及研究對策。此時,外部法律顧問必須與內部法務人員進行分工與合作,就同樣的法律問題交換意見及相互應證,較能即時且全面性地管理好法律風險。

反之,組織規模相對較小的事業,因為法務預算相對有限,選擇聘任外部律師擔任法律顧問是相對經濟實惠方式。畢竟是要處理高風險、高技術性的法律事務,比起聘請經驗不足、成效難以驗證的法務人員,還不如直接聘請一位已經有律師資格、富含多年實務經驗的法律顧問來得可靠。實在不用為了喝牛奶,而特別養一頭牛。

(五)年度法務預算範圍?

當企業主了解自身所處產業面臨的法律遵循複雜程度、是否常遇到訴訟糾紛等情況時,實有必要編列一定的法務預算來因應。

至於法務預算該編列多少,端看公司整體營收總額營業利益等財務面,並依照以往營運經驗,法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風險發生後所面臨的損失及處理成本等因素,來抓一個法務預算範圍。

以中小型企業而言,抓個年營收總額的1~5%,是常見且可以接受的法務預算範圍,這筆預算除了聘任法律顧問費用外,也預作為當年度的訴訟成本。

至於,中大型企業而言,依照其所處產業特性、是否內聘專責法務人員等因素而有不同,其法務預算從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不等。有的大型企業為了避免競爭對手找知名的律師對其提出訴訟,甚至會預防性地聘任知名的律師擔任其法律顧問,其預算甚至高達數千萬元,都是可能的情形。


二、常年法律顧問費用怎麼算?

公司法律顧問收費沒有一定標準,端看法律服務團隊的規模、具體服務內容而定。但對一般中小企業而言,法律顧問費用可粗分為低、中、高價位:

  • 低價位法律顧問:起聘費用每年新台幣(下同)5萬以下。
  • 中價位法律顧問:起聘費用每年5萬~15萬左右,看方案包含工作時數而定。
  • 高價位法律顧問:起聘費用每年15萬元以上,視人數及時段而定。

(一)低價位法律顧問

此價位的法律顧問常見於獨資經營或獨自接案的律師,所提供的顧問服務以法律諮詢為主,如有法律諮詢外的服務需求,譬如:修改契約、寄發律師函等,則會另外報價。

好處是容易與聘任律師建立良好的溝通及信任關係,費用也是一般中小企業能夠承擔得起,而且對於一些簡單文字調整等隨手可處理的服務,律師可能不會額外計價收費。

但這類律師多半以訴訟案件為其主要業務,顧問收入佔整體營收較少,所以事務所的人力配置以訴訟服務為主要考量。當訴訟案件繁忙時,可能無暇顧及顧問客戶的需求,平時更難有餘力關注特定產業發展、法規修改趨勢。

(二)中價位法律顧問

此價位的法律顧問常見於有明確區分訴訟部門、非訟部門的中大型法律事務所或專接非訟業務的律師,採取類似悠遊卡預付的方案,亦即要求客戶先購買年度顧問時數再來提供服務。

好處是基於團隊有一定規模,法律服務的內容較多元,舉凡法律諮詢、法律文件審閱等,都可能派出專人提供服務,且事務所人力配置區分非訟及訴訟部門,能專人專用,易培養出特定領域具相當專業能力的律師。

但因為採取事後依實際工作時數扣預付的年度顧問時數,如時數用罄,需再加購顧問時數,這種方案的起聘顧問費用看似不高,但經過一整年的服務累積下來,衍生的加購費用頗為驚人,這對一些法務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可謂一筆相當沉重且充滿不確定性的負擔。

(三)高價位法律顧問

有些中、大型企業會將特定法務事務外包給法律事務所,譬如:年度訴訟業務,又或者委請法律事務所的律師進入企業內部處理法律事務。

對企業的好處在於,年度的服務時數及服務內容已特定,可以充分掌握法務預算,不會有所謂超支問題,且服務品質獲得事務所保證,免去自行聘任到能力不足法務人員的風險。但因為是外包模式,比較適合組織功能、職務內容劃分明確,且法務預算充足的中、大型企業。

法律顧問-怎麼選不踩雷?


三、常年法律顧問公司怎麼找?

(一)網路搜尋或社群媒體

近年來越來越多律師及法律事務所會架設官網,或經營FB、IG等社群媒體來宣傳團隊的經營理念。民眾可從官網及社群媒體平台上的文章內容,也來初步判斷該法律顧問團隊的主要專業領域範圍。

但觀察目前律師及法律事務所所架設的官網內容,內容仍偏傳統的法律知識性文章,對於實際提供法律服務的過程及客戶體驗,鮮少有文章完整描述。因此,該律師及法律事務所是否備好一套完整的法律顧問服務流程,仍有待進一步見面洽談了解,企業主才能確認是否滿足其需求。

(二)講座及說明會

許多律師會透過舉辦講座及說明會的方式來推廣業務。企業主可實際報名這類講座及說明會,與律師建立起初步的連結,以便後續洽商法律顧問。

一般而言,如果講座的主辦單位是政府、機關團體,多以政令宣導及法治教育為主要目的,律師的講授內容自然偏向學術討論。民眾也難觀察出講者律師究竟是因為個人興趣而擔任講者,或已就特定領域規劃出一套完善的法律顧問方案。

(三)政府免費法律諮詢管道

政府為了推廣企業法規知識,幫助創業家及中小企業主在預算有限的情形下,解決各種法律上的疑難雜症,提供一些法律諮詢管道,譬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架設的【中小企業法律諮詢服務網】。

企業主可以透過這些管道,向律師諮詢企業法律問題,一般都能獲得初步的解答。但若要律師審閱相關資料,並提供完整解決方案,仍需與律師預約付費的諮詢討論時段。

但因為是免費提供諮詢服務性質,實際參加的律師人數相當有限,且受限於平台的架設目的以回應民眾諮詢問題為主,企業主較難看出該律師的經營理念、付費服務方式及具體服務流程。想要從中找到適合的法律顧問人選,恐需大量地嘗試及碰運氣。

企業面臨法律風險越來越複雜,急需要-法律顧問-協助把關


四、公司法律顧問律師推薦指標

除了上述提到聘任前須知、公司法律顧問的收費標準、如何取得法律顧問的資訊等,可以讓企業不採雷之外,以下再提供幾點作為企業選擇合適法律顧問的標準:

  • 是否提供需求訪談會議?
  • 顧問團隊的專業及經驗,能否滿足企業需求?
  • 是否提出多元方案供企業選擇?
  • 企業能否有效地控制預算支出?
  • 是否安排專屬聯絡窗口?

(一)是否提供需求訪談會議?

台灣中小型企業千百種,每一家的戰略目標、營運模式、競爭地位、組織架構及企業文化未必相同,因此各企業的法務需求自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家企業在不同時期,其法務需求也應有所調整。

有的企業將提升營收做為現階段目標,因此著重在行銷廣告文案的審閱;有的企業將合作布局視為階段目標,因此特別需要律師協助審閱契約;有的企業正逢內部流程規範化,急需建立大大小小的法律文件範本。

每家企業需求不同,律師或事務所受聘擔任法律顧問前,理應就企業的法務需求召開前置會議,進行所謂的需求訪談,才能提出適合的方案選擇。

(二)團隊能力及經驗是否滿足企業階段需求?

不同的律師有不同的辦案經驗,特別關注的法律議題也不同,逐漸發展成不同領域的法律專家,諸如:不動產領域的律師、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律師、企業法規領域的律師等。若能找到擅長於企業所處產業相關的法律團隊,合作起來自然事倍功半。

因此,在選擇法律顧問團隊時,企業主應確認顧問團隊的專業及經驗能否滿足需求。舉例而言,不動產相關產業者,應優先聘任有大量處理不動產糾紛經驗的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科技研發單位,則應優先聘任熟悉特定領域智慧財產權的律師擔任法律顧問。

此外,隨著企業的成長,會逐漸衍生出新的法律服務需求。建立團隊及開發產品階段,可優先找熟悉民商法律、智慧財產權等相關議題的法律顧問團隊,處理好股權架構、公司營運、智財保護等議題。後續進入找尋商業模式及建立銷售管道時期,企業應考慮納入熟悉金流、市場競爭、消費者保護等議題的法律顧問團隊;而在大量複製及擴張階段,企業或許該考慮讓一些熟悉金融市場運作的法律顧問團隊加入,以加快引進新投資人,甚至往公開發行前進。

(三)是否提供適當方案給企業選擇?

每個企業的法務需求差異頗大,甚至會因發展階段不同而異,律師及事務所能否提出適當方案供企業做選擇,甚至隨著企業成長,而逐步擴充服務內容,也是能否長期合作的關鍵。

一般而言,企業經營要能持續存活,必須兼顧四大環節:組織管理、資金籌措、研發生產、行銷獲利。而每一環節背後所衍生的法律風險議題差異頗大,好的法律顧問團隊必須對這些環節充分掌握,並提出適當的顧問方案,幫助企業有效控管絕大部分的法律風險。

(四)企業能否有效控制預算支出?

一般而言,企業營收要短時間大幅度提升是相當困難的,企業主勢必會針對每一項預算斤斤計較,才能確保整體獲利表現。而法務費用的支出,主要效果在法律風險控管,並非獲利的絕對保證,如何有效控制法務預算,是企業主相當在意的事情。

然而,許多傳統律師及事務所迄今仍採用類似悠遊卡的預付型方案,亦即先購買年度顧問時數,事後提供服務時再扣時數的方案。卻忽略每項服務的內容及方式不同,其變動成本也各不相同,對企業所帶來的利益也不同,若一律採取相同的扣時數計費方式,恐對客戶產生實質不公平。

再者,在企業普遍對法律服務內容及流程不甚瞭解的情況下,時常出現顧問律師一頭熱地投入大量心力來協助企業客戶處理眼前問題,卻忘了幫助客戶做成本效益分析。就企業角度,案件結果都還沒個影,高昂的請款單卻先到了。幾次合作經驗後,企業逐漸對無法充分掌握法務預算產生焦慮感,再也沒有耐心等待案件最終結果,甚至途中打退堂鼓的也不在少數。

因此,法律顧問的服務流程的設計上,如何協助企業主掌握每筆法務費用支出,是雙方能否長期合作的關鍵。企業主不妨在與律師洽談方案階段,就先釐清每項法律服務大致報價範圍,以及在什麼環節有機會做最終確認,避免預算爆表。

(五)是否安排專屬聯絡窗口?

有部分律師及事務所採取低價策略,主打負擔得起的法律顧問方案,但卻沒有為企業主提供一位專屬的聯絡窗口,導致企業主事後遇到法律問題,還要等待事務所來安排服務人員,不小心就錯過先機。

此外,許多事務所並非正派經營,對外號稱擁有上百人律師團隊,實際上只是行銷語言,實際上並無法指派這些律師來提供服務,甚至只能指派一些沒有律師資格的法務人員,聽說有的企業主都準備上法院了,還見不到任何律師一面,事務所只會不斷推託,甚至要當事人自行開庭就好,不用額外花律師費。聘請到這類的法律顧問,企業主應小心注意。


五、總結與回顧-關於法律顧問怎麼挑

最後簡單做個重點回顧:

  1. 聘任公司法律顧問 前,企業主應做足功課:法律顧問能提供的服務範圍、所處產業的法律遵循複雜程度、所處產業是否常遇到訴訟紛爭、企業是否備有法務人員、年度法務預算範圍。
  2. 藉由參加講座或說明會、上網搜尋資料、利用政府諮詢管道,廣泛蒐集及了解顧問律師相關資訊,尤其是:律師的經營理念、律師的擅長專業領域等。
  3. 聘任法律顧問時,則應特別注意:是否提供法務需求訪談會議、團隊的專業及經驗是否滿足需求、是否提出多元方案供企業選擇、企業能否有效地控制預算支出、是否安排專屬聯絡窗口。

以上幫大家重新統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避免不小心踩地雷,如有什麼不懂或想了解的,也歡迎直接洽談諮詢哦!

延伸閱讀:《新手必知》常年法律顧問是什麼?何時該聘法律顧問公司?

▍李明勳律師

FB粉專:你的法律好幫手

精選文章

ABOUT 明勳

李明勳律師

廉貞法律事務所

回到頂端